2014年10月11日 星期六

幾種可以加強3d列印件強度的方法

來源出處:3ders.org
A few ways to strengthen 3D printed parts

一個崩壞的3d列印件
有時候,我們需要仰賴 3d 列印件的強度。我們已經嘗試過幾個需要不斷測試落下或是承重的專案,在過去的這個文獻中,提到了【開源家用機種】與【高階商用機種】在列印件強度上的『差異很小』,你需要的只是一些時間去思考和適應,如何將設定調整到對的參數與擺設。

本篇文章主要是針對熱熔堆積成型(FDM)架構式的桌上型3d印表機來進行條列式的分析;在章節一、二的內容有助於你得到立竿見影的成效,至於章節三、四則是需要多一些的準備與思考。




【章節一/幾何模型 Model Geometry】


向外加厚(Offset)的表面可以得到更強的結構性
[章節一之01/加厚你的模型] 
[1.1 Thicken your model]
我們從最淺顯易懂的技術面開始談吧!通常結構單薄的部分就是脆弱的部分。然而加厚模型並無助於改善 FDM 3d 印表機的原罪(層與層之間的分離、翹曲、噴頭撞到列印件)。有時候一個模型在第一和第二個向度上是無法動手腳的,但往往會在第三個向度上找到補強的機會。

[章節一之02/放大] 
[1.2 Scale it up]
這種方式也是很容易可以理解的,但是等比例放大意味著所有的幾何都會相對放大(問題是一樣的)。要小心思考這樣處理的結果是否會帶來機構上的交互影響,或是形變所產上運作功能上的阻礙。

[章節一之03/倒角或倒圓角] 
[1.3 Smooth Transitions with fillets / rounds & add ribs to walls]

物件的倒角(Fillet)是添加在物件機做的部分
一般在列印的時候,加熱的噴嘴是有可能會破壞已經列印過的部分(尤其是薄的結構),刮料的情況往往會造成結構上的崩壞。使用倒角或是倒圓角,或是透過添加側翼的方式,可以讓原本脆弱的結構得到顯著的補強。






【章節二/列印設定 Print-Setting】


[章節二之01/列印物件擺向]
[2.1 Print Orientation] 
將物件傾倒 90° 的列印切片差別

你要將物件直立起來列印嗎?結構的強度通常在X/Y 軸向最為堅固,Z 軸方向則是隨著層數的累積而有不同的取向。有時要考慮列印的情形,必要時必須將物件轉一個角度來列印,比方讓列印路徑呈現對角線的方向,就如同列印過程中不斷交錯的正交方式,來增強結構性

[章節二之02/層厚] 
[2.2 Layer Height]

都你以越薄的層厚來列印時,塑料將會受迫而擠出更多、於XY方向有更大的接觸面積,即便下一個堆疊的物件不是直接堆積在上方,交疊的部分仍會有更多的接觸面積。層與層之間的接觸面積意味著附著力,也就代表著Z軸方向在側向力的對應強度將有所提升。換言之,兩個相同高度與形狀的物件,切層 100 微米的物件將有高於 300 微米切層的連結強度

[章節二之03/填充密度與樣式] 
[2.3 infill % and Type]


這依然是個明顯的例子,甚至有時候會讓我跳過前面提及的那些考量。改變填充的百分比、填充的樣式、填充的交角會直接影響到列印件的強度。我們曾經讀過報導指出,超過 60-70% 的列印密度是沒有顯著意義的,但我們也有遇過客戶是使用了 75% 的列印密度卻依然不足>只能往上調整到 100% 的列印密度。需要注意的一點是,設定超過 75% 的列印密度將會影響到外部成形的表面

[章節二之04/周長、薄殼圈數與厚度] 
[2.4 Perimeters / Shells or Shell thickness]

類似於 infill 的加強方式,另一種有效的方式就是加強外框的結構性。我們發現通常設定 2 或 3 圈外框(number of shells)已經足夠,但某些高強度的需求下需要設定到 4 圈的外殼厚度。


[章節二之05/材料] 
[2.5 Material]

目前市面上大多數的主流材料是 ABS,然而其實還有其他材料的選擇,每一種都有獨特的材料性。相較於 ABS 的強度與彈性,PLA 則是堅韌而硬直的塑料。有時候有彈性的材料比較堅固、耐衝擊,但是幾何單調的情況下,PLA 會是替代 ABS 更好的選擇。但別忘了,PLA 雖然比較硬但也比較脆。如果今天是【高耐久度】的使用需求,Nylon 就是再適合不過的塑料了Taulman 618 是非常推薦的 FDM 用 Nylon 塑料,但是使用上需要額外的設定。






【章節三/後製 Post-Treatment】

[章節三之01/環氧樹酯和聚酯樹酯(保利)] 
[3.1 Epoxy & Polyester Resin]


我們最近在關注的一樣後製方式就是上樹酯塗料(resin coating),但切記當你需要保留相對精確或是鋒利的邊緣時,這種技術並不適合你。市面上目前有許多種類的兩液型環氧樹酯(2-Part Epoxy resin)與聚酯樹酯(Polyester resin),每一種都有不同的材料特性與固化特性。同時,他們也對應了不同的黏度。不建議使用兩液型環氧樹酯,既不好操控又容易凝結成團

我們建議使用清聚酯樹酯(Polyester Clear Casting Resin),因為它的濃稠度適中,在它發生作用之前可以輕易的塗抹在整個複雜的零件上。這種材料在攪拌五分鐘後開始凝固,大致上需要 24 小時才能夠完全風乾。它也可以搭配玻璃纖維(glass fibre)來混和使用,以達到額外的強度/雖然這極可能會影響到最後成形的表面紋理。

下面兩張圖將說明塗抹 Poly 前/後的不同


當塗完樹酯之後,我們將兩個同樣造型/相同設定/相同印表機輸出的模型,進行了掉落測試。顯著的差異可以得知,有上過一層樹酯的模型,具有更強的結構性。我們將會持續追蹤並驗證這樣的實驗性。

[章節三之02/碳纖維與玻璃纖維薄膜] 
[3.2 Carbon / Glass Fibre Lamination] 


有時候有些列印部件很適合碳纖維、玻璃纖維薄膜。這不適合複雜的零件,因為零件表面需要被完全裹在纖維網內;因此這種技法特別適用于無孔洞或是大面空曠的部分。一旦這部分被封裝在纖維網中,塗上一層環氧樹酯或聚酯樹酯來固定網格於屬意的位置。請記住,這種工法會添加一些額外的厚度。

[章節三之03/熱處理] 
[3.3 Heat Treatment]



雖然我們沒有測試過這種方法,但閱讀過幾份相關的報告,關於將零件放置在烤箱中,或使用熱風槍/噴燈來重新融化塑膠的表面,以創建更強的堆疊黏結。這聽起來像是很危險的方法,因為有很高的可能會不小心熔化部分單元,或造成部分的翹區。如果你要試試這個,建議從較低溫度開始測試 (如果使用熱風槍,請先從遠方開始慢慢朝零件接近)。 






【章節四/翻模 Mold it】


[章節四之01/石膏鑄件] 
[4.1 Plaster Casting Parts]

以 3d 列印 PLA 翻製金屬/消失模

先以 ABS 或 PLA 列印所需要製作成模具的模型。(脫蠟/Lost Wax)熔模鑄造在這個操作中是可能的。要做到這一點,列印出你需要翻製的部分,然後澆灌石膏製做出陰模的部分。藉由通過加熱石膏在超過 230 C的高溫爐具中,原本塑膠的列印件會汽化殆盡,然後就可以將融化的金屬倒入模具空腔中並讓它冷卻下來。要取出最後的鑄件,只需將模具用錘子敲除多餘的石膏。切記在嘗試使用這種方法時,鑄件最後會收縮一部分,所以你需要要原始模具擴大約 2-3% 左右

[章節四之02/翻製成型鑄件] 
[4.2 Roto-Molding Parts]

Source: Association of Rotation Moulders Australasia Inc

這是一種替代性的鑄造方式,使用灰泥或矽膠模具來用於翻製成型。使用翻製空心零件的強度優勢在於生成中空造型的結構物,或是希望能一體成形的物件。透過將液態塑膠/金屬注入模具空腔內,關閉模具並連續雙軸的轉動,可以讓流體創造出中空的部分。坊間目前已有許多小型/桌面型的翻製成型機可購買,或者我們也可以建立自己專屬的。最常見的桌面 roto 類型/鑄造工具,包含以X軸為中軸旋轉的框架(它根據 X 軸轉動)並聯動到 Y 或 Z 軸上。通常這裝置使用單一的動力馬達,並透過齒輪和連軸系統來帶動整個模具旋轉。
Source: StudioMyFirst




<上一篇>
【衝浪】Jeff "Doc" Lausch與他的瓦楞紙衝浪板

<下一篇>
【3d列印】如何印一個原尺寸的馬頭

Popular Posts